手机版
首页 > 专题资讯 > 展会专题> 正文

【大家谈】中国—东盟峰会:“中国担当”再次彰显定力

时间: 2016-09-09    编辑: 凌晓明     点击数:1700    来源:环球网  

世界看中国,这是中国的发展成就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国看世界,那是中国以大国的责任担当而立起来投射出去的眼光。

G20杭州峰会刚刚胜利闭幕,取得的成果为历届峰会最多最丰富的一次,留下亮眼的中国印记,令世界一片赞美和哗然,成功实现了中国的庄严承诺和主席国的责任担负。仅仅一天之后,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东盟国家各领域合作内容最丰富、成果最显著的对话伙伴,再次印证了中国倡导坚持协同携手、同谋同力、同舟共济精神的担当使命。

2016年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元年。是具有真诚、奉献和担当的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共同将对话关系提升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努力结果。

“中国担当”源于怀有区域一体化的责任使然和获得的普遍信任。多年以来,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提出了“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于是,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应运而生,这样的呼吁和宣告得到了东盟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中国放眼全球未来,把脉世界经济,提出中国方案,担当大国责任,引领区域发展,在全球化时代,让地缘经济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在困难之时敢于挺身而出,针对时弊凝心聚力,找到共同应对之道。深化两点政治共识让中国在促进彼此关系上成为了“稳定器”;涵盖的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和科技等七个领域是发展的“发动机”;而中国的担当与勇气则是全面推进中国—东盟关系的“压舱石”。从中国和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到“2+7合作框架”不断加强的25年,双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从2010年双方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贸区到今年7月1日自贸区提质升级;从中国—东盟关系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到共建命运共同体实施的一年来,“中国智慧”所带来了一系列巨变的背后是“中国担当”矢志不渝的所为,作为地缘经济发展领路者的中国,遵循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原则,坚持不懈为双方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助力,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这样的担当又是何等的魄力和胸怀。

“中国担当”来自中国推进区域性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率先践行。有了东盟成员国的普遍信任,方可让“中国担当”变为成效。秉承东亚一体化稳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具有担当意识和精神,这是中国发展理念充分表现,是东盟信赖的可靠基石。李克强总理7日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指出了“五个第一次”,即“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公开表示愿同东盟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第一个同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五个第一次”是兑现中国承诺和担当的最有力的证明,更是中国用心践行的魅力真实体现。数据显示,2015年,双方贸易额达到4721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1564亿美元。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三年来,东盟10个成员国不仅全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而且在推动治理体系变革主动作为,这样的创新模式促进彼此间的良好合作。如中国与老挝的“中国—老挝磨丁至万象铁路工程”开工建设,“ 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建设”进展顺利,成功发射老挝一号卫星;去年底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建立;中国印尼合作项目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于年初正式开工……你好我好,东亚才能好,世界才会好。中国坦诚促进了与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提升了“自信担当”、“责任担当”、“能力担当”的全球地位。

“中国担当”需要参与各国和衷共济的精神和荣辱与共的思想。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讲台向世界全面宣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中国将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处于中国—东盟的地缘关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引领着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中国责无旁贷和勇于担当。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南海问题、台湾问题、能源问题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任务还很艰巨;局部动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还时有抬头;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与东亚的地区性大国存在地缘经济竞争并遏制中国崛起;东盟也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自由贸易协议在东亚乃至亚太地区加剧竞争……在“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要摈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已逐步成为了多国的基本共识。“命运共同体”同样也表示着各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含义。国信则民亲,民亲则国荣。当笔者暑假时所见朋友圈众多好友发自东盟成员国的各种图文分享时,时常在校园里遇见来自东盟各国的留学生时,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东盟俨然已成为了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就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会越来越在各国和民间更加地常态和亲密,让不同发展道路交汇在成功的彼岸,让发展红利与成果为各国人民共享。

“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符合东盟各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景;“人心齐,泰山移”,推动实现到202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新增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的目标,任重道远。过去25年,“中国担当”在致力于共同维护和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贡献;未来之路,相信“中国担当”将持续保持定力,一定在开创亚洲新未来持之以恒地发力!(作者凌晓明是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同类资讯


热门搜索

推荐资讯 更多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厨联科技 (c)2008-2022 CF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户服务邮箱:350319542@cfsbcn.com 邮编:610000 蜀ICP备14006818号-4 联系电话:13880215230

成都地址:成都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399天府新谷10号楼17F